美国大选最后时刻,哈里斯惨遭背刺,重磅人物当众拒绝,信号不简单
据观察者网报道,美国大选临近,然而,民主党“铁票仓”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一大报《洛杉矶时报》被曝因其老板阻止,不再为民主党候选人“背书”,引发轩然大波《洛杉矶时报》编辑委员会成员、社论编辑玛丽尔·加尔萨(Mariel Garza)当地时间近日宣布辞职,表示她无法接受“保持沉默”。随后在社交媒体X上表示,编委会原本有机会写一份对各候选人的事实分析,但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自己选择了“保持沉默”。
哈里斯的支持率滑坡,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集中爆发。作为副总统,哈里斯在过去几年的表现可谓乏善可陈。无论是面对突发事件时的慌乱失措,还是过度依赖提词器发言,都让人们对其领导能力和应变能力产生质疑。那位说唱歌手的事更是让哈里斯的形象雪上加霜。这桩丑闻不仅揭露了美国政坛的黑暗面,也让哈里斯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在这个本该展示个人魅力和领导力的关键时期,哈里斯却展现出与之格格不入的一面
此前哈里斯竞选团队和相关组织共筹款8.7亿美元,特朗普方面筹款3.66亿美元。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参选总统的全部竞选人共筹款约20.138亿美元。其中,民主党人13.842亿美元,共和党人5.529亿美元。从现有数据看,特朗普竞选团队和相关组织在本届竞选周期筹款14.1亿美元,近半数来自不受单笔捐款额限制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特朗普竞选团队和相关组织在本届竞选周期筹款14.1亿美元,近半数来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
展开全文
哈里斯虽然已经到了副总统的位置,并正在向总统发起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本人的政治水平会很高。哈里斯是检察官出身,她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很大程度上是从美国政治正确、身份政治中获益。就拿她现在的上司拜登来对比。拜登是经历过冷战的老政客,也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中工作多年,并一度干到了这个机构负责人的位置上。拜登这些年呈现出来的问题,更多与其年龄有关,而非个人水平不行。
目前哈里斯的选情却急转直下,支持率如同自由落体般下滑,与特朗普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究其原因,除了共和党抓住其“软肋”大肆攻击外,哈里斯自身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过度依赖提词器、政策表述不清、个人魅力不足等。更致命的是,随着大选临近,哈里斯过往的一些“黑历史”也被媒体扒出,例如她与前旧金山市长布朗的暧昧关系,以及疑似卷入“吹牛老爹事件”等。
此外,日前,哈里斯公布了其首份医疗报告,显示现年59岁的哈里斯“拥有成功履行总统职责所需的身体和精神韧性”。而在哈里斯公布医疗报告后,其竞选团队试图引起选民关注,并希望促使特朗普也公开其医疗报告。尤其是,哈里斯曾公开向记者表示,她认为,特朗普及其团队显然“不希望美国人看到关于他的一切,包括医疗详单”。面对哈里斯方面的攻势,特朗普方面也不甘示弱,表示,特朗普已自愿公布了其医疗报告
之所以哈里斯成为民主党的提名人,本质上是民主党对当前政治形势的错判,不得已在关键时刻临阵换帅的救场招数。那么有两个变化,是民主党来不及提前准备的,其一是背后金主的变化,其二是各类公关危机未能提前解决。扎克伯格“背刺”哈里斯的风波刚被平定,紧接着又曝出萝莉岛、“吹牛老爹”事件有关,这两件大事都关系到美国大规模未成年性犯罪事件,是公序良俗无法容忍的底线。
有着民主党的在背后出谋划策,哈里斯在公开的演讲中表现出了出乎寻常的自信,经济改革、住房政策,一张张大饼毫不犹豫的画了出来。在初期,先声夺人的情况下,确实是赢得了一部分选民的支持,毕竟看碟下菜,从民众角度来讲,什么都比不上切实的利益来的实在。但很多“清醒”的人反而选择了拒绝,作为拜登的继任者,延续拜登的政治策略是很正常的,许下更多的好处是候选人一贯的做法。
美国大选无论是谁最终登上总统宝座,美国面临的问题都不会因为一次选举而消失。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会因为一场大选就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美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内政外交政策,是继续走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道路,还是选择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这将是美国未来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而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美国大选也是一个警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在保持自身发展的同时,避免陷入美国式的政治内耗和对外政策的误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