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都在关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到底是什么?

Connor 欧意官网 2024-10-17 42 0

最近有朋友问我,就这段时间新闻里经常出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两个词,大家还希望财政政策接棒货币政策,那这两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啊?

市场都在关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到底是什么?

就目前的经济环境来讲,这两个词确实很重要,咱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首先咱们先解释一下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主要就是通过国家增减税收或者增减国债来实现对经济的调控。

市场都在关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到底是什么?

在支出方面,也就是说国家发了国债之后,目前主要的用法就是用于投资或者补贴,比如经济不好的时候,政府就会投资一些桥梁、隧道等等,这些桥梁隧道上马,得招成千上百的劳动用工。这就是提高了他们的收入,经济就被刺激起来了。

上面讲的,是一般的市场上都知道的事情,我下面稍微讲一点大家可能不一定听过的观点,供你们参考。一个国家,一个主权政府或者中央政府,它实际上应该是两本账。一本账就是他每年他通过税收或者发债获得了多少收入,然后他每年通过他的财政补贴,或者其他的这个投资支出。这是一种现金的账户,相当于咱们家过日子每年拿了多少的工资,然后花了多少钱去给孩子补课,给老年人的这个养老。

展开全文

还有一个账户,应该称它为资产负债表的账户或者是资本账户。也就是说一个中央政府,它每年可以借来一部分钱发国债,拿了这个钱去形成一些新的资产。什么资产呢?桥梁、地铁、高速公路,这些资产未来会有回报的。因为你的投资环境好了,你的机场好了,大家愿意来投资了,经济活动一上来之后,你的财政税收不就上去了吗?

咱们现在的公共财政政策他没有第二本账,或者是两者混为一谈。我再次强调应该有两本账,一本是现金账户,再一本是资本账户,这两个账应该分开。就好像你们家用吃饭的钱和用买房子的钱应该是分开的。

下面咱们看看货币政策,那货币政策当然跟钱有关。货币就是一个媒婆,就是没有他,我们市场上很难交易。央行就是代表国家来发行货币和管理货币的,国庆节前央行就推出了一揽子的政策,推动股市大幅度的上升。这个里面都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最常见的是两个机制,一个叫价格机制,就是央行来调控利率。比如说当前经济情况不是特别的这个活跃,那么央行就降息,反过来如果经济过热就是加息。

另一个手段是啥呢?叫做数量工具,就是国家通过央行来降低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央行告诉各个商业银行说你不需要手中拿这么多的这个现金存到我的央行了,这叫存款准备金,我还给你一部分,这么一还的话,那么这个商业银行手中的钱不就多了吗啊?通过这个机制增加了货币的数量。

9月 24 号的,对股市极大的刺激的推动的一个政策(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本质上就是数量工具。

市场都在关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到底是什么?

话说到这儿,咱们讲另外一个道理,就是很多人讲说央行已经做得不错,那么下面是财政了,确实如此,因为到目前为止,通过央行增加了一点的货币的供给,让这个货币去到股市上折腾,但是他没有直接流入实体经济,现在仍然是缺钱的。

当实地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起来的时候,你的股市怎么可能这个比较持续的价格高涨呢?所以下一步大家万众期待的就是我们国家的财政部能不能够出点政策,让我们的实体经济他不缺钱。

那这个事怎么做呢?我的观点很简单,财政部,你有国家信用,你手中还有很多的值钱的资产,你为啥不多发一点国债呢?照着 20 万亿、 30 万亿的去发了这个国债,你去把很多的地方债给它置换过来,也就是说给地方政府一些现金,把地方政府给盘活了。

因为现在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最关键的一群机构,就是地方政府。他们现在极其的缺钱,他们是过去借了短期的债务,五年期、七年期债务,去搞一些长期的建设项目,这个建设项目是地铁公路,是需要 10 年、 20 年才能够看到财政税收上升的回报的,这就是当前的最重要的问题。

我再次呼吁财政部,在资本帐上做文章,你多发点国债。如果这一招能够出台的话,我相信中国的实体经济能够比较快的走出这一轮的目前的困境。

朋友们,有什么评论?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意见?特别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提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