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探索新机制 政策性基金“最高容亏80%”

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4-10-16 33 0

7月25日,“2024成都高新策源资本生态大会”在成都高新区举行。行业专家及创投机构、高成长企业代表等300多位嘉宾齐聚,共同探讨产业和资本发展趋势。据悉,本次大会以“新质驱动·策动未来”为主题,设置了主题演讲、对话讨论、产业合作对接交流会、产业招商对接交流会等系列活动。

大会上,成都高新区发布了涵盖“资助—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的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其中在国资容错机制上开启新探索——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基金等政策性基金的容亏率从80%到30%进行设置,市场化基金的容亏率设置为20%。这一服务体系致力于提供“重点产业全覆盖,服务生命全周期”的资本赋能支持,更好服务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成都高新区探索新机制 政策性基金“最高容亏80%”

据悉,作为全国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成都高新区自2022年起实施5年3000亿元基金组建计划,持续推动培育大规模、多层级的基金集群。据悉,2022年以来,成都高新区新增组建基金81只、新增规模1638亿元,目前基金累计总规模已超2400亿元;通过基金招商累计招引落地永新医疗、遨天科技、沃飞长空、英杰电气等重点项目超110个、落地总投资超1200亿元;2023年区内152家企业获得各类股权融资超120亿元,实现平均不到两个工作日就有1家企业获得股权融资。

上市公司、链主企业做大做强。“重构后的基金体系在推进政策性和市场化投资上双轮驱动,在强化政府部门深度服务的同时,实现市场化资源高效配置。此外,我们对各类投资基金明确了亏损容忍的尺度,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基金等政策性基金的容亏率从80%到30%进行设置,市场化基金的容亏率设置为20%,建立了全国范围内容忍度较高的容亏尺度,为国有企业松绑赋能。”成都高新区国资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说。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创新服务方法、提升服务能力、构建服务体系,力争用2~3年时间,形成3000亿元的产业基金规模,厚植高科技产业投资沃土;用3~5年时间,建圈强链补齐产业发展短板,聚集2~3个500亿元级高端制造业项目;用5~10年时间,建设天府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攻克5项以上“卡脖子”技术,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李保平)

评论